English

20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史

2001-03-28 来源:中华读书报 李明滨 我有话说

我国学界过去评介俄苏文艺学曾有过两种极端。一种是在50年代出现的“一边倒”,凡讲文艺理论,言必称苏联。前一个时期又走向另一端,很少讲俄国的文学理论。在引进欧美的现代主义、后现代主义诸种文学思潮的大背景下,俄苏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似乎患了“失语症”,无缘参与这五光十色、精彩纷呈的学术争鸣了。仿佛它也随着苏联的解体而消失。原因是从事这项“吃力而不讨好”的评介,有时会被目为“固守教条主义”,或曰“庸俗社会学”。

现在,由张杰、汪介之教授所著的《20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史》(译林出版社,2000年12月,546页)应该说有助于改变这种风气,为人们重新打开了一扇窗户。

该书在纵与横两个方面提供了20世纪俄国文坛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批评活动的完整画面。纵的方面按编年顺序梳理出主要潮流:既有我国以往比较熟悉的社会批评潮流,包括曾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,直至现实主义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、庸俗社会学、无产阶级文化派、“拉普”,也有我国曾有所忽视甚至加以排斥的历史文化批评和审美批评潮流。前者如象征主义、宗教文化批评和历史诗学,后者有阿克梅主义、未来主义、俄国形式主义、审美学派和莫斯科—塔尔图符号学派等。可见该专著大大拓展了我们的学术视野。有些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理论,在我国不但从未研究过,而且连他们的名字都不很熟悉,比如罗赞诺夫、弗洛连斯基、伊凡诺夫—拉祖姆民克。正由于长时间来缺乏介绍,我国学界囿于50年代前后所翻译的资料,不能不形成一种简单化的印象,以为俄苏的文学批评仍然那么僵化和教条。殊不知其文坛在50年代以后和以前相比已大异其趣。苏联文坛的70余年,乃至100年来的进程,已经由上半世纪从流派纷呈的多样化走向以主流文学为中心的统一,或者单一化;在下半世纪从开放而逐渐演变成再度的多样化,即形成以50年代为中界的两个背靠背的喇叭形状,喇叭口各朝向两端开放。不但文学创作,而且文学批评的进程都是这样。读了这本批评史,尤其可以得到这种印象。它还告诉人们,别林斯基的后代已经做了哪些有价值的开拓了。

横的方面,该书提出了俄国文学批评史是由国内和国外“两大板块”组成的,避免了以往东西方对峙时期双方各自强调自己的方面,而造成苏联境内文学与侨民文学分离的现象。但要把这两个“半部文学史”结合起来是很不容易的,尤其国外侨民部分人们并不了解,书中特作了具体的描述,并且指出俄罗斯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具有世界性的特征,而且西方的一些有影响的文学批评和理论流派正是源于20世纪初的俄罗斯。俄国形式主义传到中欧形成布拉格学派,再到巴黎产生了结构主义。巴赫金、雅各布森、洛特曼至今还在美国乃至西方各国学术界保有极大的影响。侨民作家、文学理论家一方面把俄国国内的文学批评理论推向世界,另一方面又用西方的文学理论丰富着俄国的文学理论。凡此种种,均显示了该书作者的功力。

20世纪后半期开始,俄国学界已经对只收其国内的一种流派的文学史感到不足,所以提出了各种主张,意在扩大涵盖的范围。而这本《批评史》的做法正包揽在俄国境内外所有俄国人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批评活动,达到了“兼容并收”、丰富多彩的地步。它在学术层面上也是俄国学界最新意向的反映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